SVET-扫描振动电极简介

SVET扫描振动探针技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最初的设计是用于检测活细胞附件的细胞外电流(L.F.Jaffe,R.Nuccitelli, 1974),首次开发将其用于局部腐蚀过程研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H.S.Isaacs,1988),SVET可以在最小速度大约50ms 每扫描点时测量电压梯度低至 nV 级,主要用于测试样品的电流密度,电压梯度不会受到探针振动的影响,典型的振动频率为200Hz-1KHz。正弦波振荡器驱动的压电晶片以产生二维振动,四轴步进马达驱动套件(CMC-4)控制扫描, SVET 系统也具有微区扫描电化学阻抗谱(SLEIS)测试能力,SVET 扫描振动探针的设置和SIET相同,只是将离子或极谱电极夹头换为振动电极组件,将输出给 IPA-2放大器的信号更换为输出给 PSDA-2放大器。(注意:SIET/SPET 扫描可以与 SVET/SLEIS扫描交替进行,但需要2个3维步进电动操纵器和2个 CMC-4系统)。
          一种相对稳定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直流电场,通常存在于细胞外环境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出现在伤口和发育过程中。这种细胞外稳态离子流是将携带内向电流的质膜离子通道与携带外向电流的离子通道空间分离,从而产生跨细胞电流。在上皮细胞这种电流通常出现在上皮完整性被破坏的地方,因为跨上皮电位将电流从新形成的低电阻通路中驱赶出来。这些稳态离子电流在伤口愈合和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电流的中断也会改变细胞的正常发育。 伤口的产生会破坏上皮细胞间的屏障,使得跨上皮电势通路短路;同时,伤口处的电势下降,并低于远离伤口的未受伤的上皮细胞电势。由此产生的电势梯度驱动电流向电势更低的区域,即伤口处流动,这样便产生了横向的,指向创口得电势。远离创口的细胞持续传输离子,以维持上皮细胞的电势,直到创口愈合、屏障恢复。






电流示意图

上海会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3205号 技术支持:上海三达网络公司